故宮南院x 姚仁喜──黑白鏡頭下的緩慢敘事

  1. A1454324362

歷經14年,一波三折,2011年由國內建築大師姚仁喜所帶領的大元建築工場,拿下的故宮南院設計案,並在2015年12月28日開始試營運,如何在廣垠的嘉南平原揮出三筆寫意筆畫,他獨鍾的空間角落又在哪?姚仁喜娓娓道來。

「大部分人到太保,是特別為了故宮南院而來,是有目的的長距離旅行,所以我希望大家到嘉義後,可以慢慢體驗故宮南院。」有著一頭灰白長髮的姚仁喜笑著說。故宮南院是姚仁喜繼蘭陽博物館後,第二座即將完成的博物館。

想像旅人經過漫長旅程,雙腳踏上這片馥郁大地,一泓明湖映入眼簾,故宮南院在水他方,邀約漫行過橋。姚仁喜近年來幾件作品皆與水相關,然而每種水都有它的個性,在蘭陽博物館,他以單面山般的斜角構造,張力十足地表現海浪與岩岸強烈的衝擊關係;農禪寺一側,他輕放一池清風徐來水波瀲瀲的淺淺水面,構築「水中月」的幻覺,建築開始漂浮虛幻;而在故宮南院,粼粼湖光與流動的建築量體,共譜緩慢序曲的第一小節。

跨越詩意的 S 型大橋,潛入故宮南院中庭,一片蔥綠竹林錯落於中庭間,抬頭向天,煩躁之心逐漸沉澱清澄,如同一場靜心儀式。姚仁喜說,「在這裡你只能看到建築物及天空,這種轉換我覺得很重要,如儀式般,轉換到你要去看這些偉大藝術品的心境。」不禁讓人憶起貝聿銘所設計的美秀美術館,穿越隧道後迎面而來的大跨度橋面及蔥鬱山谷,無須透過言語,空間語言自然扭轉了人的情緒五感。

緩步走入大廳,迎面而來的是 17米高的大尺度空間及一片開闊湖景,走上 8 米寬的大樓梯,一側湖景逐漸開闊,另一側竹林仍然搖曳,透過空間流動、建築與自然、建築與內部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空間序列,創造出姚仁喜口中的「遊園感」,在每一個轉折,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。

過橋之後的「緩坡」,不斷延伸至中庭再盤旋向上,更是姚仁喜眼中讓空間精采的「最經濟手法」,他笑著說:「很多人不知道表參道是斜的、香榭大道也是斜的,為什麼我們會走起來很舒服,因為緩坡創造的斜度讓視野開闊了。」不見施力的設計,卻讓空間產生截然不同的體驗與氛圍。姚仁喜在設計面體現著「慢」與「緩」,如樂章慢板序曲般的空間序列轉換,讓人自然鬆下旋緊的發條,開始逐漸往下潛入千年歷史的典藏時光。

A1454324390

A1454324466

A1454324606
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wowlavie.com/city_unit.php?article_id=AE1600169&c_id=M01C05